專題講座(二):《在轉變中的世界如何作福傳?》

回應:

B組 -

gp B 02

1. 跟青年人的溝通是福傳的一大挑戰放下自己的執着。
2. 香港及澳門回歸中國之後出現很多改變,橋樑模式的溝通角色非常重要。
3. 天主說:‘我不降福、不會成事’
4. 開放自己接受天主的指引及帶領上主自會照料
5. 善用終身執事的夫妻關係。
6. 轉變中不變的是 家庭、青年、窮人及所有需要的人

C組 -

審時度勢,隨聖神風;
陪伴聆聽,臨在同行。

D組 - 同道互助, 共議偕行

經過這次在香港舉行的第三屆全球華人終身執事交流大會的討論與活動,讓我感受到香港天主教會的終身執事們把梵二的教會憲章「教會在世界中的使命」以群策群力的行動為新福傳做了一個指標性的詮釋.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曾說過「感恩祭不應止步於教堂內的大門」。

基督徒應該走入世界,基督徒的信仰必須和生活結合,並在生活中以愛德實踐信仰。

深入社區, 服務人群- 是我對香港地區終身執事的事工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參觀的愛德服務項目《 小羊棧》, 顯示出堂區執事針對社區的需要主動號召堂區的弟兄姊妹 , 為社區中需要的家庭提供協助。 信友們也受到執事們的鼓舞熱心參與成為志工, 付出他們的關懷。

教宗方濟各曾說 「牧羊人應該有羊的味道」香港教區的終執們藉著愛德服務, 把耶穌基督帶到人群中。 就如周樞機在開幕致詞時指出基督徒「應以服務觸碰人心」。

E組 -

世界變,天主的愛不會變,深深被聖德蘭修女觸動,福傳好比工作,而且是24小時的,無休的。現在的福傳觀念,舊一套仍歷久常新,愛人首先要愛自己,愛家人,,愛德由家開始,轉變中的新世界也應該是如此,要在新福傳中尋找自己的魅力,再發揚光大。
在新世界的新福傳,與受眾建立朋友的關係很重要,愛德服務之餘也要照顧被助者的尊嚴和感受。例如派飯,派物資的愛德活動中,以愛去服務,以同理心去聆聽對方,陪伴對方,只是一個笑容,對方都會受落,進一步在服務對象中找到天主,同時要讓對方在我們身上看到天主。

金句節錄如下:
「福傳從家庭開始」;
「做個稱職的執事,往往不是個稱職的丈夫」;
「不用與人比較,神恩各有不同」;
「執事有神恩,執事太太也有神恩」;
「表裡合一,執事特質」

F組 -

不論各國,時代的改變,正好帶來福傳上的契機。以美加華人教會團體為例,20年前華人社區及教友,主要來自香港及台灣。由於當時移民兄弟姊妹,縱使大多不是信友,但對信仰都有一些基礎。然而,今天隨著人口轉移,中國大陸移民續漸增多,教會面對華人福傳上有著不少的挑戰。他們本身對信仰全不認識。面對這些朋友,以往的福傳方式未必能有效應用。
福傳並不只在於開班講授教理,主動的陪伴續漸成為福傳的主流。神職教士與信友互動互補及陪伴角式,對慕道者或未有信仰者同樣重要。
在服務上,我們要與時並進,對社會的氣候,經濟的波動,要有敏銳的觸覺,這樣才能對弱小者作出合適關懷。此外,培育亦是重要的服務元素,自我增值,至能感應時代的需求。

最重要是,執事的天職是服務。縱使環境轉變服務仍不變。我們的服務要出於內心,因為服務是天主的圖像。透過服務,能在世上呈現天主的肖像。

G組 -

‧ 愛與服務是福傳基礎,以心比心去了解他人的需要
‧ 
關顧人的心靈,多聆聽,陪伴和同行
‧ 對時代的徵兆、轉變要有敏感度
‧ 福傳方法,科技運用可變,但是真理不變,初心不變
‧ 善用天主所賜予的塔冷通,有創意、積極,有時需要冒險,但不等於衝動行事。
‧ 要持之以恒

H組 -

福傳的溝通模式:
傳訊者→新媒體載體→受眾
(1) 傳訊者(包括執事)需要持續培育,加強對信理的認識,建立堅強的信德,並對新媒體持開放態度,具有分辨能力。
(2) 認識及學習使用新媒體,了解其利弊。善用新媒體Faceback,GPTchat,Youtube,Video,網上課程等工具,輔助福傳工作,並不要偏離福傳的最終目的,把人帶到天主那裡。
(3) 明白受眾的背景,利用新媒體使福傳工作細分化,照顧個別人士的需要。幫助人建立信德和團體意識,成為教會的一份子。

 




終身執事禱文

全能永生的天主, 祢揀選終身執事,在宣道、聖祭和愛德的事務上,協助主教及從屬於主教的司鐸團,為人群服務,作大眾的公僕。求祢遣發聖神降臨於他們,使他們忠實地履行使命,尤其是信仰所宣講的,教導所信仰的,以及實行所教導的。上主願他們具備福音中的各種美德:仁愛無私、關顧貧病、威信有節、純樸良善、信守內心紀律。願他們對教會忠貞不移,以純潔的良心作美好的見證,今生全心追隨你的聖子,來日在天上與祂共享王權。因主耶穌基督之名,求祢俯聽我們的祈禱。亞孟。


Copyright © 2023. Hong Kong Catholic Diocesan Permanent Diaconate Commission. All Rights Reserved.